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章 桃李悬壶(1 / 2)

醋溜中文网 www.clzw.com,最快更新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阳朔五年,七月。

宦海二十余载,王甫连其身后的魏郡王氏渐蓄有威望,族中有数人在郡县为官。

王甫靠着提携后生,初步搭建起了属于王氏的门生脉络。

在冉肃的牵头下,王甫之孙与郡望孙氏的嫡女联姻结作了亲家。

同月,魏郡郡守孙乾上表朝廷,举孝和举廉各一人。

分别为王氏子弟王禹和儒生贾政。

在此关头,王甫这些年经营的郡府人脉还有昔日谦让孝廉的人情发挥了作用。

魏郡各郡望家族一齐出力,替王禹作保其家世清白,冀州刺史得以允准。

待王禹入京以后,颍川荀氏的家主亲修书一封替他引荐大儒马闵,使王禹得以拜入儒家门下。

阳朔五年,十一月。

阳朔帝的两位兄长,穆王与英王暗中诋毁天子,意图谋反。

天子大为震惊,连派秘卫统领亲往搜查。

最后,于二王住所查得铁器与黑甲百余具,坐实了两位王爷的谋反罪名。

然天子仁德,不忍对同胞兄长痛下杀手,只是废其封国。

消息传出,以董天为首的儒家大肆颂扬天子仁德,不少儒生吟诗作赋礼赞陛下。

未央宫。

阳朔帝与太子却是为了国库赋税而发愁。

自打重建骑兵以来,天汉年间积累的钱粮正以一个极快的速度被消耗。

假以时日,只怕未等骑兵练成,大汉的国库先一步捉襟见肘。

皇帝父子思量再三,想要寻得一个搞钱粮的如意法。

阳朔帝的思想趋于保守,但求稳妥无过,他将目光着眼处于田赋与商贾。

提高地税和商税,这是两项对朝廷而言来钱最快最稳的法子。

太子抱着不同的想法,他曾伴天汉帝数年之久,一眼就能看透其中利弊。

地税与商税,此二者乃是大汉根基,同时又是汉帝养望的最佳手段,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调度。

若为暴利,倒不如以皇权夺之。

太子思量再三,最后给了阳朔帝两个法子。

其一,将天汉年间下放郡国的铸币之权收回,改由咸阳朝廷亲自督造。

其二,将民间的盐铁之利收回,设盐官和铁官专营,一应资财归于国库。

阳朔帝觉得此计甚好,于是全部交由太子处理。

太子领命后,当即召见南卫和北卫的两位将军,要他二人率领士卒,到司隶各郡走一趟,镇压那些宵小。

同时,各州刺史奉旨前往骑兵营,要骑兵校尉缉拿私自铸铁和贩盐的商户。

大汉骑兵有今日离不开太子刘懿,自然对其的命令忠心无比。

短短半月内。

大汉全境先后有百余家盐商覆灭,数十家铁场被查封。

原本空瘪的国库再度充盈。

阳朔六年,三月。

幽州刺史公孙狼上奏,言幽州骑兵已然成军。

太子刘懿对公孙氏的练兵之法早有耳闻,因此大为重视。

他与阳朔帝合计,决意将幽州作为大汉铁骑的初次登场,以一场大战胜利彻底扼制朝堂的反对之音。

是以,户部与少府筹措银两作军费。

太子刘懿在北卫的护送下,亲自北上至幽州,巡视兵马的同时又兼领督战之责。

大汉君臣商议,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卫氏朝鲜。

……

阳朔六年,九月。

大汉调动六万步卒,一万五千骑兵进犯卫氏朝鲜。

匈奴草原,左谷蠡王部。

李常笑少见地穿上玄色长袍,素来只有重要节日才会如此。

今日对他而言,就有不小的意义。

第一批百草弟子要出师了!

从天汉二十九年至今,满打满算正好十年。

最初的那群弟子,其中有数人已经完成了李常笑的考核,达到出师的标准,可以行医济世了。

至于那些未达标准的,需得继续进修,李常笑可不愿看到自己名下出现一批草菅人命的庸医。

那样就背离他的初衷了。

临别前,李常笑料想到此生与那些弟子不复相见,遂制作了信物,只当是代表师门传承。

日后若有缘法,还能起到抱团取暖的作用,不至于被中原的那些名医世家排挤。

信物是一个木制的葫芦,只有巴掌大小。

葫芦用的是桃木,葫身的地方用李核研磨成粉,书写了“百草”二字。

这葫芦的创意可是李常笑苦思许久才想出的。

桃木和李核,二者并作桃李,意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