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诗】从益州出发,王濬率领浩荡的战船,顺流东下。
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冲天的大火,溶毁了百丈铁锁,一堆堆废铁,沉入江底。
石头城上举起了降旗,宣告,东吴已经灭亡。
啊!人间兴亡人世盛衰,只能让后世徒劳悲叹。
山岳依然高高矗立,江河依然自由奔流。
看今日的世界,天下一统,四海一家。
昔日的营垒,已变成一片废墟。
只有芦荻在秋风中飘摇。
【赏析】本诗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调赴和州时途中所作。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气势雄浑,跌宕有致。
五六句,一写人世兴亡,一写自然永恒;变与不变,都非为人之意志转移,其深刻的哲理,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展现作者的一种冷静的历史感,但不乏感慨之情。
元稹(779-831),字微之,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早年家贫,少有才学。
贞元九年(793)以明经及第,十九年(803)登书判拔萃科。
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元年(806)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任左拾遗。
后任监察御史,因弹劾得罪宦官权贵,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徙通州司马、虢州长史。
穆宗即位,召为膳部员外郎,因得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
长庆三年(822)拜相。
任相三个月,受李逢吉排挤,出灿州刺史,后累官浙东观察使、尚书左丞、武昌等节度使,与白居易交往甚密,诗名并称,世号“元白”
,又因两人诗风相近,并称为“元白体”
。
论诗与白居易相同,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其诗以乐府诗最具代表性。
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向与白居另《长恨歌》并称,其悼亡诗《遣悲怀》三首向称名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