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译诗】一行行鸿雁都已飞回塞边。

可怜你孤零零,要飞往哪里。

暮雨凄冷,呼唤失散的同伴。

寒塘幽深,迟疑着在天上盘桓。

穿过小洲上低浮的浓云,跟随边关外清寂的冷月。

行程中纵然不会遭箭袭,孤飞毕竟心疑惧。

【赏析】这是一首以孤雁象征诗人流落不遇的诗。

雁飞大都成行,诗人见此雁孤飞,便问:你要到哪里去呢?傍晚的雨中,孤雁因失群独飞而悲鸣,欲栖息在清冷的寒塘边,又迟疑不决。

孤雁飞越水渚上的云雾,飞越关塞冷冷的月色。

即使不一定遭到矰缴的暗射而失偶,但它的孤飞是事出有因的啊。

此诗状孤雁孤飞是十分凄切的:“暮雨”

一联,尽见孤雁的凄凉寂寞,“渚云”

而“低”

,“关月”

而“冷”

,加上“暮雨”

、“寒塘”

,诗境的凄凉也到了极致。

而所有这些写孤雁之语,正好也象征了在兵乱流离中的诗人的身世之感。

崔涂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作客,多羁愁别恨之作,诗歌的调子多似此诗——抑郁低沉,能深深地打动人。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

早有诗名,屡试不中,隐于山中。

大明二年(891)年已46,方中进士,宜州节度使田君页辟为从事。

后朱温奏为翰林学士,数日后而卒。

杜荀鹤上承杜甫、白居易等现实主义传统,论诗主张“诗旨未能忘救物”

其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黑暗和民生疾苦。

专攻律绝,尤善七律。

语言浅近易懂,描写不事雕琢,在唐代律诗中独具一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