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9节(1 / 2)





  这厢,甄珠被摁头补着作业,那厢,甄兴华也总算是把丈母娘送到了县城车站里,掏钱给她买好了回县城的车票,又让周萍准备了一大袋子的吃食,当然也没忘记往丈母娘兜里塞钱,毕竟他们这边是没有直达车到周家的。

  “妈,你回去好好的,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了。咱们就是小老百姓,咋能跟国家机关对着干呢?”

  “你要相信党相信政府,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的。要是真没干坏事,回头就放出来了。哪怕真的犯了错,抢钱又不是杀了人,该赔的赔,该道歉的道歉,只要好好反省,国家一定会再给一次机会的。”

  周外婆当然是不愿意就这么走了的,在车站候车室里,她哭得涕泪横流:“没别的法子了?可那天……”

  “要是真没那回事儿,回头一定会还大舅哥一个公道的。”甄兴华生怕媳妇一个心软,说了不该说的话,赶紧截住话头。

  话是这么说的,听在周外婆耳朵里肯定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她还是认定了女儿女婿不肯拿钱出来,可眼下她一个老太婆,倒是可以哭可以闹可以撒泼打滚,却没能耐逼着女儿女婿拿钱出来。又哭了一会儿,她想了个折中的法子:“那你们不能陪我一起回去吗?多个人多个法子,兴许就能把人救出来呢?”

  丢下这边的老父老母年幼儿女,以及承包的车子,贴钱贴时间贴精力的去捞一个混账东西?

  甄兴华绝不可能答应这种事情的,只一口咬定要相信党和政府,让他丈母娘放宽心,不会有事儿的。接着,他就强行给人送上了回去的车子,等目送车子走远了,才长松了一口气。

  眼下尽管已经是八十年代了,可前些年的各种斗争,至今还不曾令人完全忘记。也亏得如此,甄兴华扯虎皮充大旗,周外婆就算心里头完全不相信这些话,也不能直接开口反驳。可就算这样,将人勉强送走后,周萍还是哭了个肝肠寸断。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了啥在哭,可真的心里太难受了。

  “我妈……我妈她以后该怎么办呢?”

  想也知道,周大舅是不可能被放出来的,现在的悬念只在于到底会被判多久。依着周萍的想法,抢劫又没咋伤人,抢的钱也不是很多,分到她哥手里的估计更少,撑死了也就百来块钱。应该不算特别严重的罪名吧?

  此时的周萍并不知道,事实上远在乡下地头的人都不清楚,各大城市正在开展一场名为严打的运动。周大舅这案子事发时,严打还没开始,进去以后才有了消息,算是擦了个边。可就算仅仅是擦边而过,刑罚还是会比预想中的要严重很多。

  从正月里起,周萍就没露过笑,她一直担心着,既担心亲哥坐牢,更担心亲妈老来无依。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一直没消息传来,她只愈发的提心吊胆,盼着早点儿传来新消息,哪怕是个坏消息也总比现在这样不上不下来得强。

  甄家因为这个事儿,全家都跟着不好受,连带甄讨厌都在二三月间进了两次卫生所。她是因为年轻时候干了太多活儿,又生了三个儿子亏了身子骨不说,还没好好养。眼下,年岁渐长之后,各种各样的小毛病都找了上来,要是一切平顺无忧倒还罢了,但凡心里揣着些事儿,她就觉得哪哪儿都不舒坦。

  公社卫生所还是那副老样子,医疗设备啥的全都没有,所能做的治疗也就是给开个药,不然就是打针,挂水都得去乡医院。好在,甄讨厌这病属于慢性病,医生给她开了药,让吃好喝好心情放松,好好养一阵就没问题了。

  吃好喝好是没问题的,随着大包干的推广,他们这些庄稼人的日子愈发好过了。

  今年开春后,大队长去粮种站那头领到了品种众多的优良种子,按地的亩数下发到各家各户手上。不单如此,上头还陆续派了指导员下乡演讲,指导农民们如何科学的种植、收割,以及推广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养殖场等等。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肯下苦工夫干活,这日子只会越来越好,老百姓的餐桌也会愈发的丰盛。

  问题是,吃好喝好这是客观存在的,但心情放松就无解了,毕竟多的是日子过得好心里却不舒坦的人。也因此,甄讨厌一直就病恹恹的,偏他家里的事情还多,弄到最后,连很多家务活儿都做不了了。本来,是可以由甄振华媳妇去做的,可她也忙着呢,忙着养猪养鸡鸭,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人使,实在是没法子兼顾家务事儿。

  ……

  苗家人原本是不知道甄家那头的事情,也是奇怪,哪怕孩子们玩得很好,可两家的大人就不是很对付,谈不上有啥怨气,就是单纯的混不到一块儿去,互相之间没话好说。包括两家的老人也是,反正李桂芳就挺反感甄讨厌的,很巧,甄讨厌也是。

  不过,这不是有甄珠这个人形大喇叭在,想知道啥消息都没问题。

  甄珠也挺惨的,她补寒假作业花了小一周的时间,之后更是被盼娣压榨得很厉害,见天的盯着她写作业不说,连吓唬她要是期中考试没考好……

  “哼哼!你不会想知道后果的!”

  最惨的还不是这个,而是甄卓凡偶然间从堂弟甄伟处听到这个消息后,慎重其事的跑到苗家姐妹面前表示了感谢,还着重谢谢了盼娣,因为他也知道这事儿主要的执行人是盼娣。

  盼娣受宠若惊,随后就使出了吃奶劲儿非逼着甄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誓要在初升高的升学考试里获得优秀的成绩。

  甄珠简直欲哭无泪:“胖弟,你不是毓秀的姐姐吗?你为啥不能像毓秀那样,自己优秀自己的呢?”

  “你是觉得我能考到全乡第一,还是能拽着你一起考个全乡前百名?”

  二选一的话,咋看都感觉后一个比较靠谱,因为前一个几乎没戏啊!

  被说服了的甄珠,哭唧唧的开始在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里努力学习,加油追赶。被姐姐和好胖友的努力所感动了的毓秀,这一次完全没有独自美丽,她选择了贡献出自己的笔记和复习大纲,还学着以前甄卓凡的样子,出一些难度不一的考题让大家做。

  要是早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甄珠表示她绝不嘴贱。

  在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里,招娣和甄珠都成了入团积极分子。不过,从时间上来算,她俩都没可能在初中毕业前成功入团的,哪怕一切顺利,那至少也得是半年以后,也就是高一上学期十月到十一月之间了。其实,入团没想象中的那么难,难的是初一第一批就入团,只要一直念下去,成绩哪怕不是那么好,但只要本人学习态度好,家里成分也不错,到了高中以后,入团就会变得相对容易很多。

  可惜的是,招娣已经确定念完初中就不念了。

  这期间,何小红闹过不止一次,可眼见家里其他人都同意,尤其招娣本人相当乐意回家帮着干活,她最终还是选择了闭嘴,转而将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小儿子苗飞跃的学习之中。

  苗飞跃成绩很差,好在他现在也才一年级下学期,在来弟有一搭没一搭的帮助下,勉强还跟得上学习进度。问题在于,何小红对苗飞跃的要求太高太高了,非要考双百分,还要必须年级第一名,并列的都不行。

  就这个要求,连毓秀都觉得不可思议。

  “考双百分倒是没啥,可咋样才能确保自己一定是第一名呢?”毓秀非常不理解,任凭谁都只能保证自己优秀,要怎样才能做到保证自己优秀的同时还能保证别人一定不能优秀呢?

  甄珠安慰道:“没啥的,谁让她是妈妈呢?当妈妈的就是不讲道理的,听听就好了,千万别跟她吵架,别气着她。”顿了顿,她才缓过来,惊讶的问道,“连毓秀都不能保证考第一名吗?我还以为这回你一定又是全乡第一名!”

  “谁能保证呢?”毓秀一脸无辜的看着甄珠,“要我说,只要尽全力考出一个自己满意的好成绩就可以了,名次本来就不是我们可以保证的事情。反正只要我满意了,别人咋想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没曾想,甄珠听完这话之后,哭得好大声:“秀啊!你都这么想了,为啥还要跟胖弟一起逼着我学习呢?我对自己的成绩就很满意啊,都考及格了!我满意的!!”

  她肥肠满意,反正只要能顺利升上高中就行了,考好考坏考第几名……又有啥关系呢?

  毓秀拒绝接收她的意见,并将新鲜出炉还火热滚烫的最新复习大纲推给了她。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又到了酷暑时节。

  考虑到读书费脑,临近考试更加需要好好补补,李桂芳收罗了一堆好吃的,变着花样给家里的孩子补补。补没补到暂且不说,反正除了毓秀之外,其他娃儿多多少少都胖了一些。

  尤其是苗飞跃,他年纪最小,矮墩墩的一坨,吃得却是最多且最好的。一则,姐姐们不会跟他抢好吃的,二则,何小红心疼儿子,经常偷偷的抠下一些吃的暗中塞给儿子吃。不过倒也不用太担心苗飞跃发胖,因为对于李桂芳而言,考前当然要吃好喝好,等考试结束了,该咋样还咋样,都不用等暑假过完,不出一周就能瘦下来。

  苗飞跃不知道的是,像他奶这样考前考后态度不一的还不算啥,最可怕的是他妈。

  一直到临考那天早上,苗飞跃还活在幸福美好的幻想中,可小学就考一天的,不像初中要连续考三天。这天下午,他考完试跟四姐来弟一起回到了家里,往日的温馨幸福仿佛就是过眼云烟,等待他的是疾风骤雨。

  “飞跃你考得咋样?题目全部都会做吧?肯定能考双百分吗?你们班还有其他班级,没一个人比你强吧?你一定能考全年级第一名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