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八年(二合一)(2 / 2)


嬴政收起沉重的佩剑,转眼之间八年过去,嬴政也从一个稚子长出了八尺高的少年。曾经等身高的佩剑,如今也不过刚刚到他的腰间而已。

“太子殿下……”嬴政身后,一个红发黑衣的太监弯腰向嬴政行礼,“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赵高,蒙骜将军回国没?”嬴政擦着脖子间的汗水,随意问道。

没错,嬴政身后的那红发太监,便是日后鼎鼎大名的中车府令,赵高。

赵高是嬴政被册封为太子后,赢子楚派来的。对于赵高,嬴政一向不放在眼中。嬴政自信,只要自己还在一天,赵高心中的那点小野心根本就不足为虑。上一世中,自己不也是以雷霆之势,几乎只用了数日便扑灭了赵高的所有势力吗。

更何况,眼下的赵高非但没有日后的权势,甚至连武功也并不是多高,不过侃侃到了后天后期罢了。

事实上,赵高初来之时确实有着小心思。他是赢子楚所派,名为照顾嬴政,实为监视嬴政。以防嬴政勾连朝中重臣,对赢子楚的王位造成威胁。

不过,赵高也是聪明人。嬴政的天资,哪怕是他还在深宫之时就已经听说。在到了太子府后,赵高更是目睹着嬴政的修为如同坐火箭般地飞升。短短四年,嬴政便已经从筑基前期,到达了筑基巅峰。

在赵高看来,嬴政当时以十三岁的年龄,步入先天巅峰之境,简直就是前无古人的旷世天才。而且,私下里,赵高甚至还多次发现一名黑衣人潜入太子房内。赵高明白,恐怕这太子私下里已经有了一股不可小嘘的力量。

有着这样一个主子,存着私心的赵高怎么可能还会听从赢子楚的安排?尽管赵高并没有向嬴政坦白,但也从未向赢子楚真正报告过有价值的信息。

“回殿下,蒙骜将军已经归国了。今日想来便会登朝述职了。”赵高低着头,恭敬地回答道。

“准备些许礼物,朝会过后,本太子要拜谒蒙将军。”

“喏!”

……

秦国大殿之上,气氛有些凝重。一个月之前,上将军蒙骜败退函谷关,五国联军共三十余万,直逼咸阳。惹得朝内流言四起,一时间人心惶惶。直到旬日前,联军散去,情况才略微好转了些。

自从新王赢子楚登基之后,一直重用肴东系的意思,其中就以蒙骜为最。这自然引来了楚系与秦系的不满和担心,不止一次地攻讦蒙骜,但却被相国吕不韦所挡下。

是的,自从那一日吕不韦与老秦系之人合作了一把后,所有人都以为吕不韦将会成为秦系一员。

可在赢子楚第一次决定东征肴东六国,秦楚两系为了挂帅之人争论不休,甚至老秦系之首司马钧已经几乎要压倒熊权之时,吕不韦却举荐了蒙骜。

楚系之中素无出名之将,吕不韦这一手,无疑是帮了楚系一个大忙。我得不到的,你自然也别想得到。于是,在朝堂上名声虽显,却并没有多大势力的蒙骜挂帅出征了。

随着蒙骜的一次次战胜,声望在朝堂上如火箭般提升。而由于蒙骜的飞黄腾达,举荐蒙骜的自然成了肴东系人心中的伯乐。

吕不韦很快整合了极为散乱的肴东系,更是借着手中的相国之权,大肆提拔肴东系的人。几年下来,秦国的朝堂上,隐隐已有三足鼎立之势。

但,如今,蒙骜败了,甚至可以说败的很惨。十万大军,战死三万,被俘万余,被打散两万余。完整归来的不足四万,副帅王龁更是战死沙场。这一战,可以说是秦国二十以年来的首败了。

所有人都知道,蒙骜归来,秦楚两系的人必定会默契地合力打压他,借此压低相国吕不韦的声势。隐隐之间,大殿之上已经开始充斥血腥的味道。

端坐在大殿上方的赢子楚扫视过一眼吕不韦、司马钧、和熊权三人,最后说道:“传蒙骜。”

“传上将军蒙骜!”

不一会儿,一身戎装的蒙骜便走进了朝堂之中。

“败军之将蒙骜,拜见大王!”蒙骜单膝下跪,面有愧色地说道。

“蒙将军平身吧。”赢子楚心中微微叹了口气,神色平静地说道。

对于蒙骜这种忠心耿耿,又能征善战的猛将,赢子楚是真心的喜欢。而赢子楚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利用肴东系来抗衡秦楚两系。

只是,肴东系人员复杂,极为散乱,想要整合必定需要大量的精力,赢子楚内心一直犹豫不决。

正当赢子楚下定决心准备重用肴东系的时候,却被吕不韦捷足先登。可以说,朝中几乎所有肴东系的人都多多少少受过吕不韦的恩惠。很明显,已经打伤吕不韦烙印的肴东系,几乎不可能再成为先前的“王党”了。

朝堂上,蒙骜却没有起身,依旧跪着,“败军之将,愧对大王!”

“将军请起吧,此战非将军之过。”赢子楚面色和煦地宽慰道。

“大王!”大殿之下,老秦世家,甘家家主甘兴出列,带着些许愤怒地说道:“蒙骜损兵折将岂可轻饶,大王如此之言,不是寒了那些战死的大秦锐士。如此,日后何人敢再为大秦效力?”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甘兴此言一出,立马惹来许多人的支持,其中不乏楚系之人。

作为现在肴东系明面上的掌门人,秦相吕不韦微微皱皱眉头。秦楚两系之人和力发难,声势浩大。只是,他作为相国,朝堂上如今的三巨头之一,在司马钧和熊权没有发言之前,他也不好说什么,否则便失了身份。

在吕不韦的示意下,一个肴东系的老臣站了出来,“大王!以老臣之见,蒙将军为我大秦立下汗马功劳,若是仅凭一役而重罚蒙将军,着实有失公允。”

“不错!兵家之言,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战场之上,岂有百胜之将?若是因此一败,而埋没了一员虎将,这才是我大秦真正的损失。”另一名肴东系的大臣立马出班附和道。

顿时,不少肴东系的人也站了出来,声援蒙骜。只不过,肴东系的底蕴终究还是差了几分。在秦楚两系的联手之下,明显有些不足。

就在众臣喋喋不休之时,一个高大的身影站了出来,“父王,儿臣以为,蒙将军不可重罚。”

“嗯?”朝堂上为之一静,所有人都看着嬴政。素来甚少发表意见的太子嬴政,今日居然冒险庇护蒙骜,是何用意?

“太子!”司马钧最先忍不住,低声呵斥道:“十万大军,折了近乎大半,还是极为精锐的霸上之卒,怎能轻饶?”

“蒙将军所战之敌乃魏国信陵君,所将之兵亦是五国精锐,更是三倍于蒙将军。此战,非战之罪也。若是重惩蒙将军,恐怕日后,大秦之将遇此危难之局,便会不战而逃,或者不战而降了吧?”嬴政面不改色,继续说道。

“我老秦人,岂有怕死之说!”司马钧的声音不由得大了起来。

“将士征战在外,本就有生死之忧。如今若是重罚蒙将军,岂不是又为其增添了许多后顾?前忧后顾之下,几人可胜?”

“太子!”司马钧见嬴政依然不松口,不经有些急了起来。

“父王!儿臣以为,轻罚即刻!”嬴政对着赢子楚一拜,坚定地说道。

司马钧正要反驳,却被身后的百里骏拉住。

百里骏轻轻对着左边努努嘴,司马钧回过头去,正见熊权乐呵呵地看着他。

“哼!”挥挥袖子,司马钧也不在多说什么。

一直在思考如何救下蒙骜的赢子楚见司马钧与熊权皆没有什么反应,心里高兴的同时,却也有些不安。

司马钧的表现在他看来,很正常。老秦系支持太子,这已经几乎是朝堂之上人尽皆知的事情了。可是,熊权为何没有站出来,难道仅仅只是为了和司马钧作对吗?还有,嬴政为了帮蒙骜,不惜和司马钧争吵了起来,用意又是什么?

PS:感谢各位的努力,已经进了一千二啦!O(∩_∩)O,不过作者菌还是想厚着脸皮求一下推荐票。接下来的估计会在写几章的伏笔,之后就会开始写嬴政人生的第一战了。这一卷横扫六合估计会写挺久的,毕竟有六国要灭,还要铲除吕不韦等势力。最后还要为之后的一卷君临天下稍微买下点伏笔。粗略估计一下可能要一百多章。明天作者会好好整理一下思路,写个详细点的大纲,所以,估计更新会晚点,希望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