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九章 薛褒辞官(1 / 2)

醋溜中文网 www.clzw.com,最快更新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三日之内

白牛溪陆续有弟子前来,聆听王演的教诲之后离开。

来来往往的儒门子弟,其数目恐怕不下千人,就连薛放、杜知礼、温大临等文中私塾走出的官员,也纷纷告假来给师尊镇场子。

场面之恢弘气盛,直追当年齐国的稷下学宫。

白牛溪讲学过后,王演再度移步黄颊山,与一众儒门前辈论六经。

……

又是四日过去。

黄颊山下,一众儒门弟子望着山道。

王演与十余位名动天下的大儒并行落步,这也代表着他就此被大儒们接纳,成为儒门的柱石之一。

一时间,整个通化镇都沸腾了!

这可是通化镇百年以来,第一位从这走出的大儒。

就连龙门县令也亲自登门贺喜。

王家院前门庭若市,街道车马如龙,繁华似盛,尤其在这大乱之世终结之时,更显得难能可贵。

……

长安

随着李定边率唐军进城,这座冷落了三百年的古都,又一次焕发了生机。

作监大匠领命开始动员民夫,为修建新的宫室做准备。

唐王府在凉州的势力,也开始有选择的迁移,其中最典型的要数西域之外赶来的胡商。

从前由于吴国防备西北,禁止胡商往来。

可如今随着唐王府一统北方,这些早先只能止步凉州的商贾,也可以进一步到其余州郡,从事更大范围的贸易。

短期来看,这是在凉州李氏身上割肉。

可若天下皆属于李氏,这底线却又可以灵活变动。

唐王府

李定边看着大匠递上来的宫室图,无论形制还是规模,都不下于昔日的咸阳宫。

他伸手摩挲图纸,心中不由生出一种无比的自豪感。

二十三代李氏家主的奔波,长达五百余年的等待,祖宗社稷和江山基业,今日终于又重回手中。

李定边缓缓起身,走到屋中的一面铜镜前,镜中的他威武不凡,但是鬓角已有白发横生。

“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

李定边微微颔首,而后爽朗一笑:“世人常言本王正值当年,可到底是将近不惑之年。看来人言不当真,唯有铜镜不曾欺我。”

紧接着,他像是想到什么,提起毛笔泼墨挥洒,行笔如流云横肆。

一个飘逸而霸道的“明”字跃然纸上。

李定边将纸捧起,表情很是满意:“明镜高悬,可辨忠奸,诛妖邪,平国运!”

“我唐室,当以明为号。”

……

将作大匠府

年方三十的阎行俭捧着这一个“明”字,神情无比虔诚。

工部尚书与一应工部的主官来回传递这“明”字,最终达成了一致。

这宫室就叫大明宫。

当夜之后,长安的工部再度被盘活。

他们已经得到过指示,来年初春唐王就要立国,届时登基大典就在大明宫外殿举行。

其余的宫室兴许可以延后,不过这礼仪之殿却是务必加紧。

为了确保工期如约,常年居住凉州的墨家巨子墨寻千携门徒赶来支援。

论起建造宫室的水准,自古以来只有公输家可以媲美。

从前是如此,往后也是如此。

……

半年匆匆过去

白云寺

今日薛褒登门。

他坐在李常笑面前,整个人比八年前来曹州时,显得更加苍老了。

可对薛褒而言,这八年的刺史经历,比他前面三十余年的宦海浮沉都要精彩。

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全头全尾的见证一个正值鼎盛的王朝经历覆灭,义军突起,再到天下归一。

得益于薛褒的善用人才与审时度势,整个曹州成为山东之地,唯一免于战乱的净土。

州中百姓感念薛公,替他立生祠歌功颂德。

这是足以再入县志的功德,千百年之后还会有人纪念,也算替薛褒的仕途画上一个完美句点。

禅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