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一十章 风调雨顺(1 / 2)

醋溜中文网 www.clzw.com,最快更新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嘉定二年,七月。

在南面,秦廷新封的楚王赵佗与沛王刘赤爆发战争。

起因是为了争夺南郡。

赵佗受封楚王,接掌了昔日楚国的郡县。

他有意收拢楚人民心,自然就盯上了南郡的郢。

郢作为楚国千年的国都,意义自然非凡。

倘若旁落他手,赵佗这楚王便算不上名正言顺。

赵佗征发了三十万士卒,浩浩荡荡开拨。

刘赤亲自领兵应战。

秦廷作壁上观,却无力干涉。

北关的匈奴单于纠集重兵来犯,蒙擎连夜赶回九原坐镇。

……

咸阳,秦皇宫。

嘉定帝下了朝,回到勤政殿。

他挥退左右,从衣袖中掏出一方玉玺,正是那块“传国玉玺”。

嘉定帝伸手轻抚,玉玺的表面立即绽起了微弱的光芒。

见此,嘉定帝不由叹息,“我大秦国运多艰。”

刚得玉玺时,那光芒何等璀璨,短短不到一年就黯淡成这般。

嘉定帝将另一只手也放在玉玺上。

想起方才少府奏报的灾荒之事,他的神色愈发沉重。

连年战争早已让大秦的底蕴折损殆尽。

随着大批秦卒回返关中,若再有灾荒,只怕又会冻饿无数,那都是秦人子民。

嘉定帝心头一紧,转而默念。

“传国玉玺,可能教朕。”

这时,他手中的玉玺闪烁了一瞬。

嘉定帝的脑中多了一段讯息。

待看清了其内容后,他的神色有些复杂,犹豫片刻,眼神愈发坚定起来。

“还请玉玺助朕,愿我大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话音刚落,手中的玉玺顿时灿烈起来,将整座大殿都照亮了。

路过的太监和宫女为之驻足。

很快,暗中的影卫出现,抬走宫人无数。

九天之上。

一道璀璨的玉印凭空凝聚。

春夏秋冬与朝昼夕夜分出了道韵,盘旋在玉印的周身。

下一秒,玉印精气迸发,化作一个威严的“敕”字。

霎时间,虚空震颤。

乌压压的雨云覆满了天空。

关中之地。

满脸愁容的老农忽然抬起头,正好有雨水滴在他脸上,紧接着洒落地面。

雨水不大,格外绵和。

老农颤颤巍巍地伸出手,任由雨水将他淋湿。

不只是他,无数的老农都是如此。

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大雨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有激动者甚至俯首叩谢天地。

短短半日,关中诸郡皆是一派喜色。

少府听到底下官员的奏报后,先是惊讶了一瞬,待反应过来之后,立即朝着皇宫的方向跑去。

勤政殿。

嘉定帝的脸色有些苍白。

这时,少府的声音远远传来。

“陛下,是丰年!”

闻言,嘉定帝嘴角扯动,旋即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

郡主府。

凉亭。

李常笑与丹阳坐在里面。

这雨来得突然,淅淅沥沥落在池边,听起来分而悦耳。

李常笑却是来了兴致,指着池边,说与丹阳听。

“兰月初,落一沟,牛毛细雨滴到秋,今岁还是个丰年哩!”

丹阳听了连连点头。

虽然她不事躬耕,却也听闻近来粮价上涨。

遇上丰年,又能救活好多人。

二人相谈之际,王璋远远走来。

“母亲,徐夫子。”

稍一注意,就发现这小子手中提着不少东西。

两壶酒,三担果子。

左右的四小厮各提着两个食盒。

进了亭子,王璋将东西放下,又挥退了小厮。

李常笑见他大包小包拿得勤快,揶揄道。

“侯爷这莫不是来赏雨。”

他本只是戏言,王璋却满脸正色地点头。

“即见兰月细雨,王璋想起外祖昔日的诗词,觉得雅趣,想要分说与母亲和徐夫子听听。”

听闻事关李常笑,丹阳立刻来了兴趣。

“快说说,为娘怎不知,你外祖还曾吟诗细雨。”

李常笑故作镇静,一时真没想起来。

王璋清了清嗓子,吟道,“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说到这,王璋顿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