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36节(1 / 2)





  老穆家如今日子过得滋润,三岁的穆空文给养得白白胖胖,看模样就十分讨喜。

  可也只是模样了。

  穆家大房两口子为了这儿子付出那么多,平日里那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的。

  就算有穆老头管教着,这小豆丁也还是被惯得不行。

  今日家里兴许是来得人太多,吓着他了,连带着也害怕穆空青这个家中的生人,于是便一直哭闹不休,哄都哄不住。

  赵氏一边哄他一边将人往穆空青这儿送,闹得连穆空青都看不下去了,只说他若是再这么哭,只怕日后要伤了嗓子,这才叫赵氏作罢。

  穆空青想了许久,还是在私下里同穆老头说,他想要将穆家二老接去京城。

  不管穆家二老对其他孩子如何,他们都未曾亏待过穆空青。

  穆空青也希望能让二老享到自己的福。

  穆老太虽说和邻居天天拌嘴,可真要去了京城,又有些舍不得。

  穆老头则是直接得多,一听这话便摇头拒绝了。

  穆空青想劝,穆老头却没给他这个机会。

  “你大伯那事儿做得不地道,你跟你娘心里头都有疙瘩,这事儿我知道。”

  穆老头这些年日子过得舒心,瞧着比前些年都要精神。

  即便是说起这些事来,他也不再像先前那般颓丧了。

  “我们两个老的,放不下家里的地,也放不下小的。总不能叫你给你大伯家出银子,还要把他们也接到京城去吧?”

  穆空青不说话了。

  他家奉养两个老人是应当的。

  两个老人要补贴大房,那也是他们自己的事。

  这些穆空青都可以不在乎。

  但是要他将大房一家接去京城?

  那他还真做不到。

  恕他不敬长辈地说一句,当年穆四丫能做出那些事,说不准还真是大房两口子言传身教的。

  那为了自己的利益,连亲人的性命都不当回事的劲儿,可真是一模一样。

  穆老头磕磕桌子:“现在就咱们爷两个,我也不瞒你。老大这些年没后,性子就已经左了。我先前没教好他,如今便要好好教小的。总不能叫他们给你招祸。”

  这次之后,穆空青就没再提过这件事了。

  探亲假不长,不仅要扣除路上的时间,还得留出筹备婚事的日子来,没空让穆空青在家里待多久。

  秦夫人已经给他留信,说是带着秦以宁先回去准备。

  穆空青也在穆家二老给了明确答复之后,便同他爹娘妹妹一起,准备回京了。

  临行时清溪县令还不忘前来相送,就连那位有过同路之谊的同知大人也遣了人。

  穆家村的村民们更是恨不能全村出动,只是都叫穆空青给劝了回去。

  穆空青对这些乡亲们也是感情复杂。

  说是有情分在,可偏偏言语如刀锋,逼得他姐姐不得不背井离乡。

  说是冷血吧,若是真遇上事儿了,他们也还是会鼎力相助。

  索性就这样,不亲近,不得罪,也就罢了。

  穆空青来时有官船,回京时也刚好搭上了一艘。

  孙氏和穆老二这辈子也没坐过船,一上船便开始晕。

  好在穆空青也想到了这点,准备了不少梅子干,这才叫两人逐渐缓了过来。

  而此行最兴奋的,莫过于穆空柳了。

  小姑娘如今才十二,正是最活泼好动的时候,半点晕船的迹象也没有,兴奋得根本就安静不下来。

  这艘船比来时那艘要大得多,能供人活动的地方也多。

  再加上船上有不少侍女在,穆空柳便是不戴面纱,也并不惹眼。

  唯一叫穆空青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的,便是他们在用膳的时候,还需得劳动主人家的侍女送来餐食。

  也是经过这一遭让穆空青突然意识到,如今他已是官身,若是身边还是这样连个随从都没有,实在是不方便得很。

  看来此次回京,买仆从的事也得筹办起来了。

  第96章 一道口谕

  穆空青此番一来一回, 便用去了近两月的时间。

  待到他回京时,那座状元府也修整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