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三章 应对

第十三章 应对

王伯良也不由的庆幸自己没有放下四书五经,怎么说他也是陈兰彬的得意弟子――虽然远离陈兰彬数年但两人一直书信联系非常密切,诗文经论都受陈兰彬的悉心指导。这当中自然有他对陈兰彬缓和留美幼童看法之意,却也有做科举出身的打算。作为老资格的翰林,陈兰彬对他能力的认可多少也就表示他可以尝试去考科举,至于能不能弄出什么名堂这就要看老天的意思了。

“轰!”的一声巨响,一团巨大的烟雾砰然而起,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王伯良连忙上前将一名快要摔倒的士兵扶住――这是他上任亲兵营管带一职后检查其军械装备试射抬枪的场面。李鸿章确实对亲卫营舍得投入,全营官兵全部都是装备步枪没有大刀长矛,不过他还是被其中三四十杆长达两米多的巨型步枪给吓到了。其实王伯良是知道这种步枪的,抗日战争中游击队作战的“神器”抬枪甚至可以充当近战压制武器,最适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伏击战,在后世很多影片中都有它的身影,不过亲身感受还是颇为震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小口径火炮发射的场景。

“楚兄,这枪的烟雾太大了,最麻烦的是在战场上兄弟们这么开枪没遮没挡的太吃亏……”王伯良皱了皱眉眉头对旁边一个军官说道。

这位“楚兄”名叫楚双志,其实这个名字也是后来才起的,杨瑾臣早就把他们这些老乡的底细都漏给王伯良了,包括杨瑾臣自己大多数人在从军前都没有什么好听的名字,等提升上来的时候也就请人起个好听又吉利的名字,不同的是杨瑾臣这厮顺带连表字也一起解决了。楚双志是个参将,几乎和杨瑾臣前后没差几天从军,两人的家就不过十几里路,彼此算是知根知底。

楚双志不以为然的笑着说道:“这家伙火力够劲,当年剿捻的时候来上两排对面就吃不住了,比枪多有谁能够比得过我们?”

王伯良一看楚双志那副神情就知道自己问了一个傻帽的问题,其实这段日子与楚双志等淮军的小头目接触来看,他已经不抱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任务――首先是如何把亲卫营弄得光亮如新,一看就是支威武之师,糊弄老李是第一;其次便是通过亲卫营来了解这个时代军队的真正面貌,尽管他通过后世的知识对十多年后的甲午战争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深知没有最糟只有更糟道理的他觉得只有亲身体验一把才能明确日后的发展路线。

楚双志的想法几乎是所有淮军的想法,经过太平天国和剿捻,淮军的作战武器几乎随着时间的变化冷热武器数量对比也最终定型――正如楚双志等所有淮军军官那样设想的,淮军装备火枪的军队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暴露在野外,各路土豹子也奈何不了他们,对他们而言射击动作只有跪姿和站姿,卧姿几乎没有必要――王伯良也不得不在这个问题上暗自骂了自己一句“傻帽……”

“远的就用这种抬枪,近的就抬炮,不过还是抬炮更好使一打一大片……咱们用的都是江南制造局的货,货色没的说基本上不会有炸膛的,不像其他营军那样用着还提心吊胆的。”楚双志继续兴致勃勃的说道,身为淮军最为精锐的军队,他们未必是战功最多的,但装备绝对是最好的,这种优越感王伯良一早就领略过了。

“抬枪装药子还是麻烦,开枪不够快,打得远的打不准,打一片的又打得太近,若不是看这大家伙用的手熟还能顶点用早就被换下去了……咱们这亲卫营用的都是最好的,全是从洋人那里买来的原货,平时操练的也都是用后装枪,其他营军中别说操练用后装枪了,连见都没见过,更别说那克虏伯小炮了……”

“都是好枪,这全是相国大人体恤弟兄们……”王伯良装模作样的朝上方拱了拱手:“兄弟我初来乍到,有太多的规矩不懂,到时还需老哥多多帮衬!”

楚双志大大咧咧的拍了拍王伯良的肩膀笑着说道:“都是同僚又是同乡,我不帮你还能帮谁!”

面对楚双志的大方,王伯良心中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前世他只是个军工工程师,说白了就是穿了身军服只接受了初等军事训练的知识分子,但是现在的他却已经完成了成为一名军人的转变――这是关系到他项上人头的根本大事,容不得半点水分的。不过正是因为一个军人的角度来观察亲卫营,才让他越看越心凉,指着这样的军队去打胜仗无异于缘木求鱼,要是碰上有血气的将领还好些,要是碰上烂掉的将领就等着崩溃了。

“不过眼下小弟要先过了相国大人那一关,相国大人慧眼如炬,这可就难为小弟我了!”王伯良半真半假的哀叹道:“相国大人见多识广,手下又是人才济济,他老人家想要以西法练兵练出一支洋人那样的强军,这怕是多有妨碍……”

楚双志听后皱皱眉头说道:“老哥我也见过不少洋人的军队,他们都跟洋人的机器是一个模样出来的,有板有眼……不说亲卫营,就是一般的营军对付地方匪患也是轻而易举,但要说对上洋人的军队,还真是差了这么一点……”

王伯良听后不禁哑然,他没想到楚双志的口吻还真有星爷的风范,只是眼下他却无心说笑,事关前途问题容不得他玩笑:“小弟我出洋数年,倒是对洋人的军队并不陌生,洋人的军队强有很多道理在其中,不过抛去其他辅助的条件,单纯的拉出一支军队来也未必有多么了不起。小弟思量了一番,想要过相国那一关无非有两种方法……”

战争是两国综合实力的比拼,军队的强弱很难说得清楚,以眼下的大环境而言能够发挥列强军队的战场无疑是它们的本土,那里有着完备的工业、交通、通信支持,绝对能够发挥它们军队百分百的战斗力。不过要是远离本土失去各种优势条件的话,那战争的结果就很难说了,而现在王伯良的任务只是让这支废柴军队变得“看上去很美”,这个难度也未必让人感到绝望。

“哪两种方法?”

“队列和枪法!”王伯良答道:“军队强弱不打仗是看不出来什么的,不过若是像西人那般进行阅兵式,整齐的风貌自然使人心折,是以小弟以为可以由此入手,训练队列一个月足矣,相国大人自能看到亲卫营的改观。次者枪法,枪法精准自然强军第一,小弟出洋只是曾听说英吉利帝国一陆军约百余人在非洲殖民地进剿匪人,然十余匪人因其枪法精准竟能将之戏弄的团团转,当然这样的传闻是从德意志人嘴中传出来的,难免有些夸大其词,不过这也是一条出路……”

王伯良谨慎的答道,他也看出来了,在没有类似太平天国那样的强力威胁的武装环境下,淮军已经快要堕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从这几天和几个主要军官的接触来看他们早就没有当初豁出一条命搏出一份前程的勇气了,他现在打着李鸿章的旗号想要练出一支看的过眼的军队也是实属无奈,如果可以选择他更愿意重新训练一支新式军队。

楚双志听后皱了皱眉头,为难的说道:“练兵之法各有千秋,不拘一格,不过要是让相国过得眼怕是兄弟们会受不少的罪,这事还需从长计议……”

王伯良笑着说道:“那就暂且搁置一下,回头我请几位老哥坐一起好好合计一番……”

楚双志听得眉开眼笑,应道:“该是此理!该是此理!”

王伯良不由的在心中暗骂:“真是一群兵油子!”不过他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说他初来乍到当管带暂时控制不了兵权,就是亲卫营这种极为类似湘军的编制也让他无从下手――这支军队从上到下官兵几乎都是在两个县内招募的,虽有不断退役更替,但老兵为新兵作保,亲族、同乡作保入伍,这样保守的氛围几乎将整个亲卫营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密实。面对这样一支特殊组织结构的军队,王伯良就算有些想法也要看几个军官的眼色,他们若是不同意自己纵有通天本事也是无可奈何。

“老哥,要说这亲卫营的枪可真是不错,不过就是有些太杂乱了些。小弟我粗略一看不算上抬枪,差不多有三种枪械,两种花旗国的,一种德意志的,更要命的是它们使用的子弹都不是一致的,三种口径大小的子弹,这后勤供给上怕是有不少麻烦吧?”

楚双志微微一笑答道:“这有什么麻烦的?现在又不是出征打仗,就算是打仗这药子的供给也不是咱们弟兄管得,到时出了问题自然会有人担待,用不着咱们兄弟操心……不过老弟你的眼力真好,这些枪你都见过?”

“都见过,不过用过的只有两种。”听了楚双志的回答后,王伯良满脑袋直飘黑线,打仗打的便是后勤,后勤一抓瞎还打个毛仗?小小亲卫营光是子弹就需要四种,万一后勤送来的有的多有的少,赶上少的子弹打光了,那步枪不就是一根烧火棍?

楚双志没有注意到王伯良有些发白的脸色,倒是饶有兴趣的问道:“老弟,给弟兄们露两手瞧瞧?”

“行啊!小弟枪法还算凑合,不过还请老哥多多指教!”王伯良爽快的应下来,除了对自己枪法的自信之外,与那些二十多岁的普通士兵相比,楚双志这样经过太平天国和剿捻作战的老兵就算没了往日的血勇,照样在心底也有一丝别样的东西。军队,就算是一支堕落的军队中,也是崇尚强者的,让自己试试枪法也算是楚双志这些军官心底暗藏的想法,毕竟让一个不到二十的毛头小子当他们的上司,心底多少是有些不服气的,哪怕是喝过洋墨水也不行。

王伯良走上前去拿起一支长枪朝楚双志说道:“这支枪是雷明顿中针枪,这种枪我只是见过却没用过,早年在花旗国留学时在一位好友家看到过,不过据这位好友明言此枪虽然使用上更简单一些,但是却有走火之疑,只是不太常见。”

“不错,这种枪确实有走火的嫌疑,至少比其他两种枪走火的次数要多不少,以前兄弟们中也有过这种疑问,只是后来不了了之了。不过兄弟们也不愿意用这种枪,这枪在咱们营中差不多有百来杆……”楚双志一边说一边心里暗自想这个小家伙不仅会来事还是有些料子的。

“这是雷明顿边针枪和毛瑟1871式步枪,这两种枪分别是花旗国和德意志帝国军队所用步枪,不过边针枪要更早些。小弟更熟悉用毛瑟枪打靶,在花旗国的时候可没学军事,虽然也用枪但都是猎枪,这边针枪就用过几次不太顺手……”

由于很早就决定走军队路线,王伯良也就刻意的练习枪法,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他每逢周末无事必外出打猎以磨练自己的枪法,等到了德国专门学习军事的时候,他的枪法已经极为出众了。不过在德国学习军事的时候,他更熟悉现在他手中正拿着的1871式毛瑟步枪,虽然后世时他摸得枪械比现在不知先进了多少,不过“毛瑟枪”的大名绝对是知名度最高的,尤其是1898式,当然也有让他这样的军工人极为痛恨的伪毛瑟――1888委员会步枪,也就是后来风行全国的“汉阳造”。

1898式以及伪毛瑟1888式现在自然不会出现,现在的毛瑟枪就指的是王伯良拿着的1871式,不过现在的步枪弹药还是黑火药以及在此基础上改良的褐色火药,所以不管是毛瑟枪或是其他种类的步枪口径几乎都超过十毫米,而刚才试射的抬枪口径更是近十六毫米,据说还有二十五毫米甚至更为夸张的四十一毫米口径的抬枪,“抬炮”的名声真不是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