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89章 孙策急眼了(2 / 2)


除此外,还有步骘也一并喊来。步骘不仅是孙权的幕僚谋士,更是孙权的大舅子。因为步骘的妹妹,是嫁给了孙权的。

大厅中,孙权端坐在主位。

下方有吕蒙、诸葛瑾和步骘各自落座。

孙权看向众人,表情肃然,说道:“大哥安排吕蒙回来传令,令我监国主持大局,明显是要和张绣死战。如今张绣自长江而来,估摸着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就会抵达。”

“把你们喊来,便是商量一下,如何应对当下的局面。”

“这满朝的诸公,无数人叫嚣着要投降,用投降来保全我吴国的国祚。哼,投降还能保全国祚,我倒是头一次听到,真是新鲜。”

孙权道:“你们认为,我们该怎么办才能扭转颓势?”

诸葛瑾捋着颌下胡须,缓缓道:“二公子,张昭、张纮两位大人,以及虞翻、薛综、张温等人,尽皆赞同投降,都认为挡不住张绣。文官如此,事情不好办。毕竟这些人的力量,相当的不弱,极有影响力。要全力抵挡,极可能遭到掣肘。”

步骘道:“诸葛兄言之有理,局势颓废,的确不容易谋划全力抗战的事情。即使我们全力以赴,但万一他们中,有人阳奉阴违,表面上答应,实则暗通款曲呢?”

吕蒙眼神锐利,说道:“要我说,只要是建议投降的人,不如全部杀了。”

“不妥!”

诸葛瑾摇头道:“擅杀大臣,屠戮文官,消息传出后,更是令吴国动荡。这样的事情,是绝不可能做的。否则,等于自毁国祚。尤其张昭、张纮两位大人,谁敢动?”

孙权眼眸深邃,沉声问道:“子瑜,你看该怎么办?”

子瑜,是诸葛瑾的表字。

诸葛瑾回答道:“二公子,卑职建议,可以先把所有人召集起来,言明殿下传令死战。然后,再看哪些人要劝说投降。”

“只要是投降的人,暂时寻觅一个理由,羁押在牢房中。”

“这些人不用也不能处死,毕竟我吴国境内,缺少不得这些人。所以先羁押,以稳定局势。反正不杀他们,那么各自家族,便不敢轻举妄动。”

诸葛瑾提出了建议。

孙权思索一番后,颔首道:“不错,不错!”

对于诸葛瑾提及的计划,他是赞同的,不过孙权也有自己的想法,却没有表露罢了。当即,孙权就安排了侍从,让人召集吴国的文官全部到吴王府来。

孙权带着诸葛瑾、步骘、吕蒙等人来到议事的大厅,除此外,还有孙静、吴景等一干孙吴两家的人也全部在场。

孙权没有坐在王座上,在王座的下方安置坐席,作为他落座的位置。

约莫两刻钟,所有齐聚。

孙权环顾众人,尤其目光重点扫过张纮、张昭等人,缓缓道:“王兄在鄱阳湖大败的消息传回吴县后,整个吴县上下,人心惶惶,所有人都担心不已。”

“本公子听闻,许多人已经讨论着投降的事情。”

“但如今,王兄安排吕蒙先一步返回,传令我监国处理吴国的大小事情,并且勒令死战,抵挡张绣的进攻。王兄如今,是决意死战到底的。”

“不过虽是如此,我还得多问一问诸位,看你们是什么一个意思?”

孙权说话不急不躁,说道:“等听完诸公的建议后,我们再拿出抵抗张绣的计策。毕竟张绣走长江水路,很快就要到吴县。诸公尽管畅所欲言,但说无妨。”

张昭在吴国,不仅是吴国的文官,更是张家的掌舵人。

他不仅要考虑吴国的情况,更要考虑家族的情况,张昭开口道:“二公子,鉴于如今的局势,老臣认为吴国守不住。与其让百姓生灵涂炭,不如保全国祚,向秦国称臣。”

这是张昭的态度。

更何况张绣败袁绍,杀曹操,覆灭刘备的楚国,一统天下的趋势,已经越来越近。到了这一步,张昭也不看好吴国。

如果孙策不曾在鄱阳湖落败,倒也罢了。可偏偏,孙策在鄱阳湖大败,还折损鲁肃和无数的士兵。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张昭不再坚持,认为应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