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1章 对谈(2 / 2)


胡昭说不懂,可单单是这番大道理,便彰显胡昭的逻辑严谨。

胡昭是有能力的人。

张绣没有立刻反驳,微笑道:“孔明先生的第二个理由呢?”

胡昭回答道:“第二,在下不懂用兵之法。军中的将士,或是冲阵厮杀的猛将,如汉之樊哙等猛士,虽说不懂用兵之法,但能上阵厮杀。”

“亦或是,如汉之韩信,懂得行军布阵,驾驭万千士兵,攻城掠地。”

“在下既非猛将,也非智将,不能立足于军中。”

胡昭侃侃而谈,说道:“这是在下的第二个理由。”

张绣道:“第三呢?”

胡昭见张绣仍是一副饶有兴趣的模样,神情有些凝重,眉宇间多了一抹郑重。

似乎,没能让张绣信服。

胡昭打起精神,继续道:“第三,在下习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不喜被约束,也不喜官场的勾心斗角,更没有谄媚附和的习惯,恐怕难融于张将军麾下。”

“似我这般,文不成武不就,也就一点虚名而已。”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张将军来邀请我,是受仲达的影响。实际上,我也就是能纸上谈兵。其余的,我差得太多了。流于空谈,实则眼高手低,没有多少能力。”

胡昭给自己做了总结。

他的话说完,司马懿便张嘴语言。

他不赞同胡昭的话。

作为胡昭的弟子,司马懿深知胡昭的能力,别说一郡太守,就算是一州的刺史,司马懿认为胡昭也是能胜任的。

只是司马懿刚准备说话,就见张绣瞪了他一眼。

登时,司马懿便不说话。

张绣神情依旧淡然,没有丝毫的焦急神情。胡昭一番拒绝的话,不仅没有打消张绣招揽的心思,反倒让张绣更加的欣赏。

胡昭处处藏拙自污,但在张绣看来,胡昭绝对是有才的。

张绣要招揽胡昭,也是有备而来,不可能被胡昭三两句话打法,他不需要司马懿帮忙。

这是他招揽胡昭。

他要自己出面。

张绣深吸口气,没有接着胡昭的话往下,微微一笑,便说道:“孔明先生刚才说,你流于空谈,我倒是想到一件事,想咨询一下孔明先生。”

胡昭有些讶异。

他洋洋洒洒说了好一番话,似乎张绣根本没听一样。

这是岔开了话题。

胡昭却也没有拒绝,说道:“不知道张将军有什么要询问的?”

张绣正色道:“当今天下,是大乱之世。所谓乱世造英雄,不论是对有雄心壮志的主君,亦或是有满腔抱负的士人,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有无数的机遇。可是为什么,大乱之世,真正的士人,真正出仕的士子,依旧如此少呢?”

所谓空谈,便是口舌功夫。

既然胡昭说流于空谈,张绣便以此为突破口。

先打开胡昭的话匣子。

胡昭听到张绣的话,倒是没有说不知道,解释道:“天下的士子,并不少,当然也不多。只是大部分的士人,都是望族出身。就算不是望族,也是家境优渥,不愁吃穿的大族子弟。”

“这部分人不多,但也不少。”

“除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寒门士子。”

“望族出身的世家子弟,不多也不少,但相比于整个天下对士子的需求,这些人其实是杯水车薪,自是远远不足的。”

“这是士人少的缘故。”

“而实际上,寒门士子虽多,但因为读书难的缘故,因为举荐无人的缘故,即使许多寒门士子有才华,但缺少机会,也无法崭露头角。”

“这也是士子少的缘由。”

“事实上,有了张将军的宣纸,许多寒门士子读书都容易了些。”

胡昭说到这里,脸上有戚戚然的神情。

早些年,他是如此。

曾经的胡昭,也是寒门出身。他年轻的时候出仕,可谓路途艰难。后来一点点的积攒名望,才有了如今的境地,才有许多人招揽。

只是,他已经对出仕失去了兴趣,不愿意沾染红尘纷争。